close
這是屏風劇團改編自莎氏名作「哈姆雷特」的劇本!
本劇本的巧妙之處,從書名就可瞧出端倪,莎氏劇英文的說法是從Hamlet,李國修改為Shamlet,就隱含了整齣戲演出可能出現的難堪之處!不止劇名的錯亂,突破傳統的幕次,還有演員名字其實都是本名的顛置,這些,都在在呈顯導演打破一切規定的企圖!
本劇大概內容為「風屏劇團」在上一次演出失敗後,這次決定用莎氏名劇「哈姆雷特」復仇的故事,來象徵劇團的捲土重來,誰知劇團人員中彼此鬥爭誣陷,還有演員個人本身的情感和財務問題,使得團長和導演疲於奔命,或許一人分飾多角,或許角色錯亂,在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演出中,我們看到了戲裡的荒誕,也看到人生中的許多不圓滿!值得注意的是,劇中的團員仍大喊「We shall return!」
有人說人生本來就有太多不圓滿,所以不喜歡看悲劇,有人說文學作品通常是悲劇比較偉大,易於動人,所以要多看悲劇經典。而李國修就是要打破這兩者之間的藩籬,所以以悲劇為底,以笑看人生的方式,用劇中劇表達了喜劇的內容,這是他的創意,也是這部劇最吸引人的地方。當你在別人的笑話中,看見自己的影子,那種複雜的情感就是悲喜交加,笑中帶淚了!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這句話是每次遭遇難以抉擇時,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話,大至生死,小至三餐,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向左或向右,自由愈多,方向愈複雜,我們的責任也就愈重,覺得很沉重,其實…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劇評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哈姆雷特」我們會猶豫,我們會軟弱,我們無法確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只有不斷想退縮、想逃避…其實我們只是還不夠了解真相!而生命的真相—就是一點點荒誕,一點點無奈,一點點突破!
團長心裡的os和台詞曾出現「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楣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他把自己想像成唯一可以改變的人,忽略周遭的人的可能,當我們的人生只能承受別人的意外時,生活就充滿了痛苦,所以演皇后的梁榕家曾說「英雄最後的下場都是悲劇!」而其中一句臺詞又緊緊扣住這樣的結果:「個性和行為帶來災難和壓力」,直指核心。
老師曾經說,環境在改變,但如果一個人的個性好的話,是決定你能不能成功過關斬將的重要因素。這句話帶給我不小的影響,因為就我自己和朋友都經歷過,在壓力愈是如影隨形的迫壓時,樂觀活潑的人最後反而能開創不同的潛能,這句話真的該好好記著,不要再把痛苦都歸給環境,有時自己能把握的部分才是決定性的關鍵。
而在這一切的爭吵和情感分合過後,飾演皇后、貴婦的梁榕家又說了:「如果沒有經過這些事情,好像人就不會有智慧,也許也不會有情感,所有的悲歡離合就像這個舞台一樣!舞臺裝好,觀眾看戲,演完謝幕,觀眾回家,發生過了,然後空了,一切從無中生有,又從有中生無。其實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這段話好像是對戲,其實也是對人生的一個註解,在看到每個演員都經歷過角色的錯換,經歷過不同的情緒,有時竟有一種什麼也沒發生過的錯覺。這種看似謬思其實有幾分道理的體悟是古今皆然,所以莎劇可以流傳,因為劇裡的愛恨情仇都是捏造的作假的,卻都含有一點真實生活的影子,讓人有所觸發,似真似假,如夢似幻的真實存在。我想在戲裡可以詠嘆,可以怨恨,可以高歌,可以咒罵,但是必須是在對的「位置」上,一切才會顯得有意義。
本劇本的巧妙之處,從書名就可瞧出端倪,莎氏劇英文的說法是從Hamlet,李國修改為Shamlet,就隱含了整齣戲演出可能出現的難堪之處!不止劇名的錯亂,突破傳統的幕次,還有演員名字其實都是本名的顛置,這些,都在在呈顯導演打破一切規定的企圖!
本劇大概內容為「風屏劇團」在上一次演出失敗後,這次決定用莎氏名劇「哈姆雷特」復仇的故事,來象徵劇團的捲土重來,誰知劇團人員中彼此鬥爭誣陷,還有演員個人本身的情感和財務問題,使得團長和導演疲於奔命,或許一人分飾多角,或許角色錯亂,在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演出中,我們看到了戲裡的荒誕,也看到人生中的許多不圓滿!值得注意的是,劇中的團員仍大喊「We shall return!」
有人說人生本來就有太多不圓滿,所以不喜歡看悲劇,有人說文學作品通常是悲劇比較偉大,易於動人,所以要多看悲劇經典。而李國修就是要打破這兩者之間的藩籬,所以以悲劇為底,以笑看人生的方式,用劇中劇表達了喜劇的內容,這是他的創意,也是這部劇最吸引人的地方。當你在別人的笑話中,看見自己的影子,那種複雜的情感就是悲喜交加,笑中帶淚了!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這句話是每次遭遇難以抉擇時,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話,大至生死,小至三餐,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向左或向右,自由愈多,方向愈複雜,我們的責任也就愈重,覺得很沉重,其實…每個人都是這麼過來的,劇評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哈姆雷特」我們會猶豫,我們會軟弱,我們無法確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只有不斷想退縮、想逃避…其實我們只是還不夠了解真相!而生命的真相—就是一點點荒誕,一點點無奈,一點點突破!
團長心裡的os和台詞曾出現「這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唉!倒楣的我卻要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他把自己想像成唯一可以改變的人,忽略周遭的人的可能,當我們的人生只能承受別人的意外時,生活就充滿了痛苦,所以演皇后的梁榕家曾說「英雄最後的下場都是悲劇!」而其中一句臺詞又緊緊扣住這樣的結果:「個性和行為帶來災難和壓力」,直指核心。
老師曾經說,環境在改變,但如果一個人的個性好的話,是決定你能不能成功過關斬將的重要因素。這句話帶給我不小的影響,因為就我自己和朋友都經歷過,在壓力愈是如影隨形的迫壓時,樂觀活潑的人最後反而能開創不同的潛能,這句話真的該好好記著,不要再把痛苦都歸給環境,有時自己能把握的部分才是決定性的關鍵。
而在這一切的爭吵和情感分合過後,飾演皇后、貴婦的梁榕家又說了:「如果沒有經過這些事情,好像人就不會有智慧,也許也不會有情感,所有的悲歡離合就像這個舞台一樣!舞臺裝好,觀眾看戲,演完謝幕,觀眾回家,發生過了,然後空了,一切從無中生有,又從有中生無。其實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這段話好像是對戲,其實也是對人生的一個註解,在看到每個演員都經歷過角色的錯換,經歷過不同的情緒,有時竟有一種什麼也沒發生過的錯覺。這種看似謬思其實有幾分道理的體悟是古今皆然,所以莎劇可以流傳,因為劇裡的愛恨情仇都是捏造的作假的,卻都含有一點真實生活的影子,讓人有所觸發,似真似假,如夢似幻的真實存在。我想在戲裡可以詠嘆,可以怨恨,可以高歌,可以咒罵,但是必須是在對的「位置」上,一切才會顯得有意義。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