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早晨看了一部很奇妙的電影,翻著最近收集來的文宣,意外很久沒有好好靜下心來看一個故事,往往在時間壓力下,很粗暴的快轉去看一個作品,為排解瑣事人生產生的擔憂和不快。但這本金馬經典影展的簡介,卻在幾個電影畫面和簡單文字中瞬間構築了不同世界,迅速地搭起了通往想像的橋樑。
週末早晨看了一部很奇妙的電影,翻著最近收集來的文宣,意外很久沒有好好靜下心來看一個故事,往往在時間壓力下,很粗暴的快轉去看一個作品,為排解瑣事人生產生的擔憂和不快。但這本金馬經典影展的簡介,卻在幾個電影畫面和簡單文字中瞬間構築了不同世界,迅速地搭起了通往想像的橋樑。
久違的上了一堂不知所云的課,再回頭看看極具創意又簡潔的教材,才發現表達還是一件這麼重要的事,教學之所以為一門專業,在於輸出和輸入之間要找共同的頻率並不簡單。要引起興趣共鳴、要清楚有條理、要反覆確認、要用對的語言。而當步驟性的課程被秩序打亂,當講者陷入自己的情緒,甚而不明白分類和順序時,學習者愈認真只能接受到錯誤訊息而被侷限,反而是靈活應變自己思考的人,自己找到出路了。
這陣子看的東西的主題,抓取的重點都與教育脫不了關係,尤其看完1984這個恐怖寓言,在1948年就完成的思辯過程,除了有大大的眼睛在全程監視生活,願意接受這樣政策的愚民,是因為有政府把教育和制約當成控制慾望和洗腦的工具,手段更是令人咋舌。
喜歡看書的人,自然心裡會有個排行榜,就算旁人看不見,書櫃裡也自有個定位,好不容易可以藉著活動整理這些書的順位,望著一條長長的書單,其實心中很有成就感,那些接觸過或體驗過的文字,還在手心微微發燙著。
第一名:未央歌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30日電)今年教師資格檢定考試通過人數僅6933人,通過率僅63.7%,明顯偏低。教育部官員推測,可能因少子化影響,教職難覓,造成考生沒有好好準備考試有關。
今天就在我又手癢找一些電影配樂的琴譜時,發現素來頂頂大名的「廷廷的鋼琴窩」發布了以下公告:
http://www.tintinpiano.com/tintinblog.php?t=20545
念了四年的師範教育,接著參加半年新制實習,隨之而來還有教師檢定、甄試…除了實務的學習,最近幾個月更是狂吞理論,念了好幾本磚塊書,筆記更是堆積如山,像是要把這幾年的歷練都當在這次的證照一樣。當老師這條路,多少人走過,又有多少人圓滿完成願望,箇中滋味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在這一關又一關的考驗後,我相信台灣的師資培育會有更堅實的地基,至少那艱難的考題和不支薪的實習過程,會擋掉一些不適合或無法堅持的人,我一直這麼相信著。但今天看到考題後,還真是有不如歸去之感…
就我個人經驗,傳統師專教育培育出來的老師,常常是樣樣才藝皆精通,理論實務一把抓,因為那時課程必修居多,還有專制的晚自修,雖然不人性化,但老師們個個有品質保證﹙當然這是就我遇過的小學老師而言﹚。但現在,教育大學的錄取分數節節下降,取消公費後更慘,很多學弟妹考上就乾脆不念重考,教育大學成了公立學校的底層。為了適應多元社會,還把很多教育學程改成選修,理論不足外,實務更是全從家教營隊來,面臨師資課程的開放、教育學分的改組、實務經驗的不足,少子化的現象,政府想用增加考試難度來提高篩選教師的門檻,得出來的老師素質會比以前好嗎?還是,得出更多的流浪教師和優秀公務員?
那天放學,老師請小朋友到她面前講完這句話--
「讀書是為了使人更幸福」,領完餅乾,才可以回家
於是全班就一人拿一根餅乾,幸福的走回家了!
1、首先感謝你對這個網誌的抬愛,願意在這個微不足道的地方發表你的看法!
由於回應的字數幾乎比原文還長了…
就寫報告的認真程度,我是十分佩服你的!
最近學校辦的影展和課堂上老師放的電影
竟然都是偏向灰白色調的沉重
尤其今天黑澤明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