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晴朗的午後遇見頹廢的左派老師……

今天終於拿到了師範體系學校的一張畢業證書,代表我又朝著未來的責任更跨進了一步,關於老師能做的該做的,我還是不太明暸,尤其在看完這麼一部晦暗色彩極濃的電影後。

關於改變,這一位教歷史的唐老師,引領學生思考歷史上的對立,時間上的對立,以白人老師的角度教黑人學生民權運動的歷史,教室裡的他一派瀟灑放縱,頗有吊兒啷當的浪子樣,但談起議題來卻又認真而充滿魅力,給學生不少衝擊。

課堂上精彩的問答過程,卻對比著老師本身靡爛的私生活,由於對理想社會的幻滅,前女友嫁別人,創作中斷,認為自己一個力量太小,丹遂成為癮君子來逃避現實,除了被學生德蕾發現自己在更衣室吸毒外,甚至還在某一個派對上,讓德蕾為他送藥,然而目睹老師脆弱一幕的德蕾,卻單純地相信老師是個朋友,持續不斷地給予關心。

我想這部電影成功地又引起我對「公眾人物與私德」這件事的興趣,一個老師正確的生活態度應該是怎麼樣的呢?從小生活在學區的我,常聽聞很多關於老師的八卦,包括某老師家裡又吵架了,某個老師早晨會固定在那裡運動,某某老師家裡都不打掃,只在週末請歐巴桑幫忙,長大後漸漸明白,那個時代,老師是和聖人等值的一種職業,所以不可以不愛乾淨,不可以家庭不幸福,連說話,都不可以不委婉…這當然是上一個時代對老師的印象,對比西方給予各個職業的自由,甚至挑戰起吸白粉的老師,也可能有自己的人生難題和困惑的低潮時期,真的是在迷亂中直逼人性了。﹙所謂「正直」的職業可不可以由「想嬉戲人間的浪子」轉化工作內涵?﹚

電影裡有很多晃動和空曠的長鏡頭,是為了營造人生的低潮而用的,很多新銳的導演都很喜歡使用,但是老實說,讓人很不舒服,我想這也是實驗性強的電影,常常觀眾的接受度很低的原因,導演總是不考慮觀眾的視覺感受,但考慮多了,又變商業電影,這又是另一個難題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