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心這本談關於寫作的書是我國中就看過的,只是那時對於什麼是「文學」,什是「國學」都分不太清楚,如今再重新拜讀一次夏丏尊的大作,突然發覺對文學有一點底子的人,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大綱,適合國中生閱讀。

民初時曾有一段反孔倒孟的時期,在船堅炮利下,傳統文學被視為不能進步的罪魁禍首。而這本書的出現,無疑地為傳統中國文學做了很好闡述,當然西方文學也很好,但兩者能結合更好。
本書的封底寫著:「普通人都以為讀書就是學作文,作文須從書上去學習,這實在是大錯特錯的見解。書籍原用文字寫成,但不應只當文字來讀,讀書的目的,重在收得其內容意趣,否則只是文字的遊戲而已。作文的材料,到處都是,並非僅在書中。
用有的圓缺來比喻人事的盛衰,用逝水來比喻年華難再,用夕陽來比喻老年,諸如此類的話在最初說出來的人原是一種好觸發,說來很有新味,我們如果襲用就等於一味說人家說過的話,自己不說甚麼了。」

一直我們大學舉辦文藝獎時,同學問許多名作家還是文學大師的問題,都還不脫「青少年應該看哪些書,才能對創作有幫助?」、「用典應該如何取捨,才能增進自己文意的價值?」這些大問題沒想到都在民初就有了解答,如今我看來真是驚喜莫名。
書中以幾個初中生如大文和樂華為主角,從他們剛升上初中的心境談起,講剛接觸新式散文和文言文的心得,有些看不懂的句子,樂華的爸爸枚叔就提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經驗」,有時我們對於文學作品的不了解,就在於經驗上的觸發。這有點像是教育所講的「先備知識」。

除了日常生活的實際經驗外,對於古文的理解,還要多看,因此作者又講到選書的重要性,經典如此之多,如何選擇一善本入門,其實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很重要的,舉凡字典《辭源》、傳統小說如《三國演義》、《老殘遊記》、《鏡花緣》,翻譯小說如《魯賓遜飄流記》、《希臘神話》,傳統詩詞如《唐詩三百首》、《百香詞譜》;四書裡《論語》、《孟子》為重,另外還有在新的材料補充文學雜誌…等等。從這部分作者開的書單來看,可以發現時代的不同,讓古今學生在學習中文的方法方面,已經有很大的差距,以就讀國文系的我來說,上面的書都還不一定全部看過,而且老師選訂的版本已大有不同,因此不得不讚嘆學海無涯,但從方向上來看,詩詞論孟是大方向裡的必讀書目,多看雖然不一定直接對寫作產生影響,對於做人處事和文章的地基卻是重要的。

除了欣賞散文和選讀書本外外,「文心」一書也對於「如何作文」有很明白的闡析,諸如題目和內容的關係,如何審題,如何判別詞性,修辭的運用,文章的組織編排,文學史的學習…等,從小至大,一步一步地說明寫作的練習過程。對於不同的文體像是日記、小說、劇本、讀書筆記也都有詳細的區別和介紹。

最令我注意的部分,是「語彙和語感」和「觸發」二篇。「語彙」一篇,作者提出普通的訓練方法,就像我們背英文單字,會把所有同義詞都一起背一樣,中文的寫作語彙也可以在平時就收集,如「怒、憤恨、動氣、火冒、不高興、不愉快」等就是同一類辭,如果在寫作中可以將同義詞區別並運用,加上通順的字句,作文的分數就會不低,這點我也得到印證過。而要常收集這些語彙,就得靠多看書。

「觸發」一篇則是談起如果沒有時間看太多的書,那麼就得日常生活中去取得靈感,然後找到各項事物的連結,既而用修辭來形諸文字,這點也是老師常提起的,「文貴感悟」。

最後作者還提到風格的界定,這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因為修詞選和詩選時,最重要的就是抓住每個作家的代表作品和風格,這是探討詩詞精髓的捷徑。書中曾節錄曾國藩《求闕齋日記》「吾嘗取姚姬傳先生之說,文章之道分陽剛之美,陰柔之美。大抵陽剛者氣勢浩瀚,陰柔者韻味深美;浩瀚者噴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文章陽剛之美莫要於慎、湧、直、怪四字,陰柔之美莫要於憂、茹、遠、潔四字。惜余知其意而不能竟其學。「嘗慕古文境之美者學有八言:陽剛之美曰雄、直、怪、麗,陰柔之美曰茹、遠、潔、適、蓄之數年,而余未能發為文章,略得八美之一,以副斯志。是夜將此八言者各作十六字贊之,至次日辰刻作畢。
附錄如左:
雄 劃然軒昂,盡棄故常;跌宕頓挫,捫之有芒。
直 黃河乎曲,其體仍直;山勢如龍,轉換無迹。
怪 奇趣橫生,人駭鬼眩;易玄山經,張韓互見。
麗 青春大澤,萬卉初葩;詩騷之韻,班揚之華。
茹 眾義輻湊,吞多吐少;幽獨咀含,不求共曉。
遠 九天俯視,下界聚散;寤寐周孔,落落寡群。
潔 冗意陳言,類字盡刪;慎爾褒貶,神人共監。
適 心境兩閒,無營無待;柳記歐跋,得大自在。」
在陳企德的修辭學直指中,還有一篇「語文的體類」有提到:
「體性上的分類,約可分為四組八種如下:
﹙1﹚組—由內容和形式的比例,分為簡約,繁豐;
﹙2﹚組—由氣象的剛強和柔和,分為剛健,柔婉;
﹙3﹚組—由於話裏辭藻的多少,分為平淡,絢爛;
﹙4﹚組—由於檢點工夫的多少,分為謹嚴,疎放。」
諸如此類風格的界定,如能體會,對於詩詞鑑賞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另外一個從書中得到的反省,就是學校課程編排的謬誤。書中說讀文學史,如沒有深入作品,就只是得到空泛的概念,譬如讀詩,就要讀沈歸愚的《古詩源》,曾國潘的《十八家詩抄》,要讀詞就要讀張惠言的《詞選》﹙現代老師多說鄭騫﹚,要讀明清小品文,就要讀沈啟文的《近代散文抄》。雖然書單一樣可能有過時的問題,但文學史應以作品為主體的概念卻是沒有錯的,可是學校課程卻是在大二就先上文學史,大三大四才有詩詞選,就順序和學習效率上來講有基本的困難。

這次重讀經典,由於程度上的不同,比之前的收穫竟然更多,可見看書還是要慎選,配合自己的經驗還是很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duck 的頭像
    greenduck

    好人一生平安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