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Virgin Queen,1533-1603。在這個見證英國光輝歷史一部分的電影裡,導演似乎不太想從信仰判斷、戰略來談個人功過以及成敗,他從微距的觀點,即從「人性」上來看一個Queen的誕生和、恐懼以及成功。
在擁有一切的權利、榮耀、名聲後,一個女王可能可以控制一切,但這同時也是她的責任,她的牽絆,在恐懼面前,她也是個平凡人,當他在一個愛慕的男人面前問他在海上冒險時如何面對死亡時,臉上顯露的情緒才是真正的一個人…
男人安慰她:
We always feel too much, hurt too much.
Too soon to die, But we still have chance to love.
這句話對女王來說,顯然太殘酷,當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來臨時,她所暗戀的男人正和她所信任的國務大臣暗結連理。這是一個高處不勝寒的老掉牙話題,也是歷史不變的真理。但她還是擁有愛人的權利,並以慈愛換得一切,也換得男人的效力,男人還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
The closer I come to death, the more I want to live.
不面對最大的難關,不處在那樣的情況,就永遠也不會知道自己的可能性有多大。
歷史總是告訴我們,當你想要擁有一些什麼,總得放棄一些什麼;當你站在一個更高的位置,享有至高無上的命令發佈權,隨之而來的就會是人們的吹捧和冷漠,因為威嚴常是建立在距離和神祕感上,我想這也是最後電影還是選擇在伊莉莎白的背後加了一道「聖潔的光芒」的原因,過高的距離常被幻想而神格化。也因為站在普通人難以契想的位置,讓伊莉莎白在孤獨中學習到更大的寬容和慈愛,在最後她抱著情敵New –born boy的那一幕,祝禱裡有最大的釋懷。﹙雖然有點性別意識,但我總覺得女人比較不容易在血腥裡沉淪…﹚
我很喜歡看史詩式的電影,因為配樂的氣勢和戰爭場面的磅礡總帶給人不同的視聽享受。
- May 08 Thu 2008 14:15
Elizabeth-The_Golden_Age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