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一開始就寫了,許多教養方式都是一廂情願。因著心理學的潮流,許多錯誤的觀念內化成心裡的直覺,並依此對小孩的行為做出回應,實際上並沒有讓他們更好。當然依著現今社會的發展,許多教小孩的方式也必須改變。
而所有錯誤的直覺想法,在書中的最後一章有提到,大部分根源於「類似效應謬誤」﹙也就是把大人框架套到小孩身上,只有大人覺得好的才是好﹚,還有「善惡二分謬誤」Fallacy of the Good/Bad Dichotomy﹙覺得小孩有正面特質就一定不會有負面行為,或是負面行為一定導致壞結果﹚。在每個家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有「超完美特質」的夢想下,許多誤會就產生了。
看完這本書,我才發現,原來文化和近代科學研究,很多都是被翻轉的,所以凡事不該有定見,至少要先問問事件背後的原因。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本馳名很久的兒童文學大作,作者安德魯.克萊門斯(Andrew Clements)已經有了五十多本作品,我才在圖書館第一次翻閱,因為他所專精的場域是學校,所寫的事件多在教室發生,這些每日必過的生活,很難讓人相信可以締造哪種程度的精采。

結果難得的,藉由尼可開始藉發出「匹」聲,以實驗黑鸝躲避老鷹的科學實驗開始,敘述小孩子行動力和質疑理論的重要潛能。當然最後以誇張的商業利益給予這件事新聞性的回饋,好像有無限希望的錯覺。對比台灣《危險心靈》一書,在教室要當不一樣的人,下場似乎就沒有那麼好。我想重點是這些不一樣表現的背後,學生自己抓不抓得到主軸。老師、學生、家長之間的關係,一直是教育界很喜歡探討的,這幾年的教改也是一直朝三者並重的方向努力,只是成效…不得不說,身為在奴性很重的國家裡,我們還沒從威權中清醒。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郝廣才所寫的一本故事書,其實也就是幾幅圖畫,然後整理幾個世界名人實例,看他們從「帶賽」的心境跳脫出來,之後守得十年寒窗苦,終得舉世天下知的故事,告訴你想法和態度會改變一切,樂觀是造就成功人生的要件。最有名的當然是習得無助的例子,太早放棄總是不被鼓勵。
如果在書房看到這本書,我應該會一笑置之,把它放在書的最底層。但期末前同事硬是把它放在成堆的公文和各式紀錄和成績單間,黑色的封皮在白卷上顯得格外顯眼,就在邊整理資料時,邊把它看完,很快。是呀,關於快樂的竅門總是千篇一律,我們也早就知道,就是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轉不了就轉心。文字實例只是更加強調這一點而已。
關於這本書,我還有一點闡述,就是心轉不了長久的環境時,偶爾出去走走,不一定要到「轉山」的心靈重生,只是走走,也是不錯的選擇。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枙子花.jpg

桅子花又有許多美麗的名字,包括林蘭、木丹、越桃,還有玉荷花……等,與其莫名的香氣都很相配,容易令人產生浪漫的聯想,尤其是在歌詞裡出現的時候。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紫花酢漿草.jpg

每次都為了生活課去認識不同的事物,很新鮮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請入座11

最近托校園美化的福,教室外多了好幾張充滿童趣的椅子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檔案歸類用,內容保密。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檔案分類用,以下內容保密。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是藉由傑克這個角色,結束了繁重的工作,在年輕時就讓自己放假去流浪,希望去非洲看看不同的風景,既而認識了甘比嬤嬤,教他認識自然、正視自己內心的選擇,並想辦法去完成「人生五大事」的重要任務。

許許許多人都跟我一樣,對於人生五大事不太理解,簡而言之,從書中的36頁有提到,「在一生中的此時此刻,你會認為這件事非常重要,是你去世前想去做、去看或去體驗的五件最重要的事。」就是人生五大事。如同許多網路流傳的箴言,在你只剩下半年的生命,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