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澳洲這個野生動物的天堂,就算不是旅遊中想看的主力,還是因為行程而了解到不少知識,近距離觀察不少動物,尤其是鳥類,看到很熟悉的黑面琵鷺和高蹺鴴。也對本來是可愛印象的袋鼠和無尾熊完全改觀,事實證明距離才能產生美感呀。
Featherdale澳式動物園據說是當地人才去的動物園,有無尾熊陪餐的服務,無尾熊旁也都有保育員陪著,裡頭擁有超過280多種和2200隻的野生動物,包括白袋鼠和西澳短尾袋鼠…等,和無尾熊住在一起的是澳洲特有的笑翠鳥。
澳洲的國徽由兩隻動物包圍,鴯鶓和袋鼠,兩種都只會向前走不會倒退,象徵澳洲也只會向前走。
據導遊說法,澳洲兇猛的動物不多,最兇的就是鱷魚、野犬Diggi和蛇三種,但蛇雖毒種類卻少。
幾種特別的動物介紹:
袋鼠,kangaroo看個路,原義聽嘸﹙不知道﹚,是澳洲原住民辜古依密舍族(Guugu Yimidhirr)所說的gangurru,是一場誤會。因為英國詹姆士·庫克的第一次航海旅行時,於1770年在澳大利亞東北大堡礁觸礁,最後在努力河即庫克鎮港口修理船艦。在七個禮拜期間,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發現袋鼠,就問當地原住民辜古依密舍族,由於原住民聽不懂英文,才這樣回答。但這個傳說在維基百科裡,說20世紀70年代語言學家John B. Haviland 在當地研究中確認,本來就稱袋鼠為「ganguro」,其意義並非「不知道」。
袋類動物是發育不完全的動物,屬早產胎兒,所以才需要留在育兒袋中。母袋鼠有四個乳頭,一般每胎產3至4個幼體,袋鼠出生後要自己由泄殖孔爬入袋中,食用低脂肪乳水,所以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個。據說公袋鼠的精子可在母袋鼠體內存活一年,精子活動力之強還有人做成保養品…母袋鼠懷孕28天生一隻小袋鼠,採自然淘汰法,如小袋鼠咬住袋內四個乳頭的其中之一就會三個月不放。有些袋鼠終生一胎,具有較短的繁殖期,因此雄性把所有精力都花費在「播種」,這一瘋狂的交配期有時可一次達14小時,完成後往往死於感染或者內出血。也因交配時間有限,因此它們的後代出生於大多數昆蟲出現之前,也就是夏季。而母袋鼠會與多個雄性交配,並一次交配多次受精,牠有個貯存精子的器官,只要確定小袋鼠已完全離開袋子,馬上可自動受精,馬上懷孕,因此產生的後代可能來自不同的父親。
袋鼠出生時只有1粒花生米那大,成年袋鼠的身高可達1.6米。袋鼠奔跑速度非常快,時速可達50公里以上。袋鼠有一條「多功能」的尾巴,在休息和跑動時可以支撐於地平衡身體,也是重要的進攻與防衛的武器,只往前進而不往後退。
離開袋鼠村,前往動物園的路上,看見農場裡的有些馬會穿衣服是因晒太陽毛會變粗不好騎,所以有穿衣服是要被人騎的,不穿衣服的就是工作馬。但在馬場裡則是要被選擇買賣,因此不穿的反是要被賣的。梵谷的點畫馬也很有名。
而路上看到森林中有突起的白蟻窩,導遊說如果得罪鄰居,就可能被丟白蟻窩到庭院裡來報復。
鴯鶓emu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不能飛的鳥,雙垂鶴駝﹙有藍臉的那種﹚,是鶴駝目鶴駝科類生物,大型鳥類不會飛,它們的食物幾乎全部是水果,身材高大腳爪鋒利,擅長踢打。非洲鴕鳥,屬鴕形目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 .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
無尾熊,有袋目動物。一天睡18小時來保持體力,其餘時間吃東西和發呆。南澳較冷無尾熊毛長。被多人抱的無尾熊會短壽。尤加利樹有毒,不建議做茶樹精油。澳洲的茶樹稱馬拉路卡,由美樂加品牌直銷。尤加利樹約有598種,無尾熊只愛吃20種。腸子菌可中和尤加利樹之毒素,小無尾熊會吃媽媽的便便以取得菌。
Wombat是袋熊,我第一次在動物園看,是袋熊科學名Vombatidae,是澳洲有袋類動物。牠們的腳短及肌肉發達,長約1米,尾巴很短。
小藍企鵝學名是Eudyptula minor,又叫小企鵝、藍企鵝、神仙企鵝、小鰭腳企鵝,是企鵝家族中體型最小的物種,得名於有一身藍色的羽毛。出沒在南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的海岸,智利也曾有蹤跡。跟大部分的海鳥一樣,小藍企鵝的壽命很長,平均壽命為6.5歲,目前為止人類所知小藍企鵝的壽命最多可長達20歲。
羊駝就是草泥馬,生氣時會吐口水,在澳洲的羊是人的十倍,黃昏或晚上易撞到動物,roadpizza指的是被車撞死的動物, 要帶在路上吃的是takeaway pizza。
在澳洲還有無所不在海鷗,在海灘公園市場旁都有蹤跡,有的人甚至會搶奪食物,聲音還滿吵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