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ull null


芬蘭驚豔
看一個「拒絕聯考的小子」出書,第一次造成台灣教育界的轟動,能夠抗拒身為學生最大的考試夢魘,衝著這點氣概,拿來當偶像也不為過。就在許多人關注他未來走向的同時,他已經辦過雜誌,影響政治,多年之後,更是這位有遠見的智者用走訪各國的經驗,來告訴台灣人該怎麼走向未來。一直以來,我看書都遵循自己的潮流,很多都是退了流行我才閱讀,因為我深信會留下來的才是經典,但吳祥輝這一系列的「國家書寫」,我卻真正覺得自己看得晚了。

從社會文化談到教育再談到政治,作者一直強調國家所應有的「台灣識別」和「價值典範」,最重要的核心還是回到「人」,教育是塑造人的基礎,政治和文化就是人的表現和創造,但很明顯的,只要提到台灣教育一次,就有人要詬病「創造力」一次。國外的教育方式,在簡媜的《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我也看過一些,的確是很尊重小朋友,而且讀書時數不是很長,不用寫很多考卷,課程比較多元,最重要的是,課本內容不是換湯不換藥的「國際化」…講歸講,不知道有沒有人真的看過現在編得像漫畫的課本,也是很漂亮,但是習作就回歸成題庫了…兩者不相配合下,不讀書還是學不到東西的,只是把英文課本變成英文小說,這點倒是很不錯的建議!﹙實際上來說,我還是覺得台灣沒有環境做好這些事,因為這是一個沒有共識的社會,在念名校才是目的觀念沒有破除下,很難再談其他﹚

序裡寫著書中的重點就是:想像、原創、教育、識別、典範﹙不變的精神﹚。很有趣的一點是,在國際分析的背後,還暗藏著作者和紅粉知己兼遊伴Catherine的情感追逐,而這位遊伴總是適時提出智慧之語做為精湛結論。
國際情勢來說,芬蘭小國對上俄羅斯,如同台灣的大鄰居中國,作者不斷強調聰明人當然選擇合作代替對立,事情結果一定較為圓滿,偏偏狹窄的歷史觀總為政治所蔽,本土與鄰國日本和中國進行仇恨教育,大家都以仇恨解讀歷史,使得台灣的和善只有對自己人才展現,也使得政客得以用「可以原諒,不能忘記」的政治語言操弄心口不一的各式情結,實在是最根本之惡,延伸出很多人的漸變﹙台灣人貪財怕死、贏就是對﹚和政策的不合理﹙外交的萎縮﹚。

看了書中的各式比較,尤其是對台灣的各樣弊端提出建言,老實說並不太舒服,畢竟是自己生長的土地,被人指出的缺點總是令人難堪,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台灣談論政治的人太多,真正有貢獻的卻太少。書中引了王爾德的兩句話,深得我心,就拿來做個小結:「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醜陋,是不迷人的墮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美好,是優雅和有教養的」,還是多看看美好之處,檢討起來會有力量一點。







驚歎愛爾蘭
看完吳祥輝對芬蘭成長力第一名的描寫,對比台灣的政經文化情景,實在很令人好奇,在他的眼中還有哪一個國家適合來給台灣建議。不同於芬蘭的典範學習,他自陳愛爾蘭﹙凱爾特之虎﹚是他寫給台灣人的警愓。
愛爾蘭和英格蘭的恩怨情仇一樣糾葛甚深,但顯然愛爾蘭人有更深的憂鬱,也因此締造了僅次於法國﹙13位﹚的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數﹙9位﹚。引用一句書裡提及的民間諺語來說,或許更明白生動:「While in other countries everything may be serious but not hopeless, in Ireland everything is hopeless but not serious.」﹙P.304﹚
許多大文豪如王爾德、蕭伯納、葉慈、喬伊司……等皆出生於愛爾蘭,但沒有一個是死於自己的祖國,他們都恨鐵不成鋼,並以個性化的傑文學作品筆觸來表達自己想法,愛爾蘭的晚熟及沉痛歷史可見一斑。
看完這本書,對於這個尚在進步中的國家,以生活之便利的台灣或許有許多超越之處,但是人家可以擠入目前歐盟排名第二名的富翁,絕對有過人之處。作者提出愛爾蘭對招商的義無反顧,讓每個人都成為業務員,對比台灣經濟政策的「捏驚死,放驚飛」就是可供借鏡的一環。
而比起政治,更喜歡軟性文化部分的我,卻只喜歡上愛爾蘭人的莫非定律:
﹙一個使用精準文字的民族﹚p.167
一把左輪槍打敗四條A。
不要跟比你瘋狂的人睡在一起。
美麗只在皮膚表面,醜陋卻深入骨裡。
不要跟笨蛋爭論,人們分辨不出你們有什麼不同。
朋友來來去去,但是敵人會累積。
不管歷經千辛萬苦,你買了東西後,別的地方會更便宜。
為了借到錢,首先你得證明不需要借錢。
很有趣吧!比起相當嚴肅的政經局勢,我還是把重點畫回想法和文學本質,畢竟出產王爾德、恩雅,u2樂團和啤酒……等「名產」的愛爾蘭,文化積澱還是最迷人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