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課中.jpg
〈圖為數學課的比長短,是同學在實習課時我幫她拍的〉

看著龍應台這枝鋒頭最健的筆,放下身段當起賢妻良母,仔細記錄自己與孩子的互動,突然想起連續劇裡常說的話:「女人呀,最後還是得找個好歸宿」,不過龍應台還是有氣魄一點,她說,「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悅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沒有真正掙扎過,的確很難體會,就如同我不明白,媽媽把所有的生活重心都加在我和弟弟身上時,我們的反抗會對她帶來多少傷害?

除了少少的理想磨擦外,可以看出龍應台還是幸福的,她細述自己的教養過程,包括華安的命名爆發期,認識新事物外,還要同時身處四種語言的夾雜,縱使教育書籍並不贊成孩子太早進入雙語學習,但華安的語言轉換學習機制顯然運作得很好,並沒有發生太大問題。倒是教養方面,為了讓兒子們有理性思考的能力,龍應台顯然花費相當多的苦心。從「龍」的定義;神話、信仰和迷信之間的區別;老大在老二出生後的情結;性教育的觀察、昆蟲微小生命的尊重…等,一點一滴,其實也都是學齡兒童常見的問題,看完這本書,可能學不到教學技巧,可是從這位媽媽的不斷反思中,我們也可以自省面對小朋友最好的態度。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童話經典和寫作業的問題。睡前故事對西方小孩來說,顯然比對東方小孩來得重要,而這位飽讀詩書的媽媽,竟是在床前才察覺到「轉述」的困難,童話裡的後母,可以對白雪公主施暴施毒,但公主卻沒有反抗能力,一切只能靠王子出現解決;梁山泊的一百零八條好漢,有的拿刀砍下貪心妻子的頭,有的挖出惡人的心臟,更令人驚心動魄的事,是隔天小孩在路上模仿起強盜「攔劫」路人的糖果。雖說幻想的成分大於現實,但「媒體的暴力」竟是從故事中傳遞,這個部分也是我跟妹妹一起閱讀時所注意的。

至於寫作業,我們當然都知道發揮小孩的潛能,就是要順性發展,給個人保留一些自主性,但看到自己小孩寫出一些歪七扭八的線條時,還是會忍不住請他重寫,完全忘了對小孩來說,「寫完」和「寫好」之間的差異,大人的標準顯然會給小孩造成壓力,一個章或三個章,甲上或甲下,大人小孩的敏感度顯然不同。要學會看開,許多家庭紛爭會減少許多吧!﹙在家我負責檢查作業,這部分的慘痛經驗有深刻體會,要相信小朋友們『有時候』也可表現得很好,也要適時運用『一、二、三』招術﹚

養一個孩子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龍應台感動的寫著:「孩子帶我回人類的原始起點,在漠漠穹蒼和莽莽大地之間,我正在親身參與那石破天驚的創世紀。」﹙p.41﹚二十年後,龍應台和安德烈可以合出一本書,我相信這位偉大的母親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她的示範不在於教出多優秀的孩子,而是她讓孩子有自己的發言權。在最後的「跋」中華安點出,媽媽的目的要讓他成為一個像「小樹一樣正直」的人,縱然親情間互有拔河,但孩子能感受媽媽的尊重和關懷,甚至鼓勵媽媽慢慢來背後,要有「快快放手」的準備,在大社會問題後的小小生活中,這個小家庭給了我相當重要的啟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