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自從念語教系後,我就很久沒有看過解詩詞的書了
因為我們總是在找賞析和作者生平、注釋的專書
但是由於這次我的動作太慢,於是在考前只抓到這種閒書,有勝於無!

我對張曼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海水正藍的階段
基本上我覺得她後來的作品都沒有超越這本書的水平
因此通常看看也就算了,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啟發,何況詩詞的闡述是人人不同的!
強加過多的故事,反而破壞了原作的氛圍,說得太死也抑制了想像的空間!
其實故事最忌諱的就是說完自己再加評語,這樣就會變成寓言,而且是不高明的一種!
人生百態,本來就是故事接故事,一個又一個場景,苦樂冷暖自知
如果自己都抓不到箇中滋味,也就別再自艾自憐,怪罪別人總是不懂了!

在考詞選前的上午,也許是氛圍對了,書中所選的好幾首詞
都讓我震撼了一下!於是我也選擇自己來亂抒發一下!

袁枚古來雖有死,好在不先知。
的確,生活能有多少展示的空間
因為我們不知道時間的限制而能有更大的發揮;
但有時生命的意外,真的讓人無從招架!

陸游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有時候想想生命真的很平凡,尤其我們又不是很有錢有勢
一生的夢想就在能養活自己,然後學到些東西,讓自己快樂一點
所以到最後會留下的,就是原有的生命本質吧!
人的骨灰不會香,但是我們可以在別人的回憶裡留下些什麼,這就夠了吧!

傅玄
依賢義不恐,近暴自當窮。
蘇東坡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
這兩句話讓我感觸良多呀!上了大四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書真的看得不多
而且看完之後,也沒有可以討論的對象
多半只能說一聲,「喔!這個我看過了!」為什麼呢?
這就跟班上喜歡英文的人一樣悲哀
他們留學要考托福,可是我們明明就是國語文學系,沒有餘力跟他們組什麼讀書會。
同樣的,班上如果沒什麼喜歡看書的人
或是看書的類型根本不相關,也就沒什麼討論的空間了!
長久下來,同學見面只會聊八卦,這點我在大二就發現了
所以有時跟只會打嘴炮的人待在一起,不論多久,還是一樣沒什麼長進!
大三時漸漸地走入自己和圖書館的世界
直到現在,我已經是個半獨立個體
若不是實習的事讓我必須不斷在臺上當小丑,我會很樂意當個隱形人
真的,當有一段時間很忙而沒有看書時,會有自己被掏空的感覺,這點不可不戒之呀!

 關漢卿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閒將往事思量過,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
說得好,可以當作佳句和座右銘了!
當經歷過愈多事後,愈能判斷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可以放水流的,所以還是不要太計較吧!
順其自然而為之!

徐積且喜胸中無一事,一生常在平易中。
「一生常在平易中」,這句話可以當做「無意苦爭春」的註解了
我第一次看到,但很喜歡
有時候把生活搞得太沉重,好像這個試考不好,這個東西交不出來,人生就會多一個汙點似的
其實想一想,也沒那麼嚴重,有許多事可以慢慢來,更能咀嚼出不同的味道
有些事不要強求,反而自己發展得很好。
所以,還是不會活得太辛苦,但是認真;不要看得太重,但要踏實!

 雷庵正受  編《嘉泰補燈錄》﹙禪宗偈語﹚--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這句話我一直放在腦中,記得以前高中旁的小巷中,有一戶人家就是用這副對聯!
那時就覺得句子下得很好,後來在蕭麗紅的書名,也看到這句話,真是令人嚮往的人生境界呀!
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生活態度可以變得那麼豁達,我想也不會有什麼缺憾了吧!

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這句話本是陳子昂登臨懷古的開端,但是張曼娟把它解為「孤獨,一種永恆的存在」
講的是人與人之間遇合的問題!
和許多有才華的女士一樣,張曼娟仍是孤身一人
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夜闌人靜時,你不會覺得孤獨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但是張曼娟把它視為吃飯睡覺一樣的平常,因為這是每個都會有的共感
所以也不用特別處理。說的好呀!
人世間本就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人,硬要苛求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相近
乾脆去獨裁國家當總統比較快!
所以呀,要不包容相異的樂趣,要不就享受孤身的自由,也沒什麼大不了!

插畫是一個很妙的人畫的﹙抬頭圖片﹚,以下網頁有關於她的介紹:

張芸茵
http://www.comicart.com.tw/top/6/6-27.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