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紙教堂,藏在921 的重災區裡,特殊的工法和成立背景,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特殊建築,今日終於有緣一見。

比起用紙這個環保建築的材質,令人印象深刻的還在於教堂的顏色,不穠不淡,褐色系顯得低調又有質感,整個園區花草錯落,兼顧生態保護的經營理念,不由得讓人對這個桃米社區豎起大拇指。也對「再生」這個詞有了新的思考。

以往不走觀光路線,是因種植筊白筍產量和產值都極低,相對日月潭和埔里等自然美景,經濟發展上相對弱勢。但在台灣神奇的是,一棟耗時三年集資募款,卻只需兩小時蓋好的一棟紙教堂,就可以帶動一波又一波改變力量的消費人潮,湧進這個小社區,進而影響人與自然和居住環境的關係。

之前看了公視一系列對於台南老建築的觀察影片,深深體會到的是無處不在的藝術感正蔓延於各處,隨後引入的環境自然概念,兩者相輔相成,已蔚為一股莫能擋的潮流,平凡如我只能亦步亦趨的循著脈絡遊走,著迷於美感的追尋。

不論是新的、舊的,完好的還是腐壞的,都自有人在其中找到價值,不知是時間賦予歷史的意義多,還是個人賦予新生的希望多,總之可以在每次的閒晃中有驚奇,我想是幸福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duck 的頭像
    greenduck

    好人一生平安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