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中國大陸知識分子「河殤的詠嘆」
黃河來到了偉大而痛苦的入海口。
滾滾千里泥沙,將在這裡沉積為新大陸。
汹湧澎湃的海浪,將在這裏同黃河相碰撞。
黃河必須消除它對大海的恐懼。
而台灣,千年以來就屹立在中國的入海口,守著南北與東西的航道,被兩股方向不同的洋流拉扯著,時而向西,時而向東。地理位置讓它有絕佳的現代化機會,歷史的命運卻逼迫它多走了許多年曲折而崎嶇的道路。
~~談現代化,節錄自P.104

比起《台灣歷史圖說》的議題概述,天下出版的《發現臺灣》顯然是把所有的專題變成申論題般的解答,鉅細靡遺兼各家學說,看得我不僅義憤填膺,因為事件人人會描述,但要寫得有歷史情感,使生活在歷史底下的人民活出個性,身為讀者的我才能感受一個時代的意義!而《發現台灣》就提供這樣一個基礎,他寫出近代各階層人民的心聲,隨之又加上各家觀點評析,主客之間的轉換,至少有一公平的比例。

看完整套書後,我第一個感想是,身為現代的知識分子,怎麼分辨那些知識是有用的,又這些知識是從那個價值基礎上斷定高下的。第二個感想是,原來之前人家說台灣沒有主體性,整個根源上呈現分裂性,這些都源自於土地看似一直線,實則以斷層方式切割的歷史,而我從來就沒有以「全盤」的觀點去思考過。

一直以來,我所念的歷史觀,都是停留在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和黃仁宇解讀過去文官體系的弊病,包括胡適「差不多先生」所提的社會共病,或多或少,都是從人性觀點看中國近代的衰落,因為我們的得過且過,過於保守,使得我們的發明,我們的理論,傳到歐洲變成軍事科技、海洋鑑隊,傳到日本有武士道精神的盡忠職守和道德,可是這些成就都不是我們自己發揚的,因為我們只知道自己有根有文化,卻不求進步,不肯承認自己真正有錯,縱使有識分子大聲疾呼,所有改革也都流於表面,這是身為「中國人」的自尊,但是台灣人呢?

從原住民和漢人渡過黑水溝來台開墾的脈胳,再有各國列強的殖民和不同文化的統治階層,荷蘭、鄭成功、清朝、日本,以利益和威望為基,剝屑多建設少,當然身在這塊土地的人民,也都有住住就走的過客錯覺了,短視近利成了每個時代發展的共同問題。

書中多次將台灣和日本相比,說他們的學習精神,說他們的勵精圖治,說實在看了不會太舒服,但一直自認為天朝聖子的我們,沒有承認錯誤,因為在文化經濟方面落後過也是事實,龍應台在書末的收錄提及台灣人是具有伸縮性和冒險性的草莽性格,開創了許多奇蹟,卻沒有共識的定律,這也是事實,我們的街道就是沒有辦法像日本那麼乾淨、那麼整齊,我們的警告標示,也都是有警察在時才遵守,我們的政策,常常是出現問題就改,學過世界各國,卻還是有一大堆爭議,像是「浮萍,追求根的掙扎」。許悼雲說我們的問題總在想「一次解決」,缺乏漸進的耐心,不像日本可以設定目標專科學習,也不會有人怕犧牲自己的利益而百般阻擾;反之,什麼時候我們可以有耐心的共識,或許就不會有人覺得亂了!
書中提到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自助論,提倡者斯邁爾說:「任何在心靈上已經成淪奴隸的國家,是不可能因為統治者或制度的更換而得到解放的。」﹙p287﹚實在是頗令人深思。


歷史關鍵
日本
日本的標竿學習,首重制度法律、理財會計、教育。
日本的文明之父福澤諭吉,萬元大鈔上印的,壓制不亦樂乎
日本學習的方式,每樣新奇事物都畫圖測量,現代說明書上仍可見其仔細痕跡,對比中國古蹟的說明方式
町飛腳的郵寄方式,康熙有更快的筆帖式,卻只一人使用
資訊及交通的重要體悟,中國地大卻沒有相通的鐵路
日本文武並重的武士,中國只有清談文人

中國
梁啟超:「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內政,知有朝而不知有國民。
依賴,只想聯那國攻那國,學習他國精神便忘自己優點
鴉片帶來毀滅

日治—資本主義開始,土地三角測量,警察制度,愚民政策
五四—少有共識,未思根本,空談主義

蔣渭水所開診斷書—道德頹廢,人心澆漓,物欲旺盛,精神生活貧瘠,風俗醜陋,迷信深固,頤迷不悟,罔顧衛生,智慮淺薄,不知永久大計,只圖眼前小利,墮落怠惰,腐敗、卑屈、怠慢、虛榮、寡廉鮮恥、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P.395

黃仁宇談中國弊病—欠缺數據,上下脫節,理念治國
民富至宋屯積,明過度儉僕又鎖國
包幹制的問題,層層剝削

鄭成功的強人和民主,王即法律的問題是繼任者的威望,從正義之師轉烏合之眾,政治不修和貿易斷絕,對比康熙的筆帖式情報

台灣人性格,經過「放生.種芋.餌魚」,而有械鬥之狠,善觀望及善變
台灣原本無牛,是荷蘭牛
苓雅、鳳山原本是沼澤,有水鳥數十萬
台灣早期出超階段,教育經費佔不到0.5%
對台灣長遠現代化最重要兩人—劉銘傳和陳永華﹙鐵路、電化、郵政、丈田清賦、公賣事業、學校教育﹚

思考問題
如果鄭成功是鄭芝龍,會發生什麼事?明末—狼圖騰和日軍進犯的夾雜,為何廣大漢農民毫無抵抗之力?
北美移民和台灣社會移民為什麼結果差距如此之大?
自由和亂的因果關係,沒有當家做主過的悲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