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北島這位重要的詩人,其實我是一無所聞的,直到博客來的簡體字書推介,我才把這本看來頗清淡有味的《青燈》放入購物車,也一直沒有機會細讀,直到這個適合懷古的閒適下午。

初看這本青燈,發現文選兩輯,一部分是憶故友,一部分是寫北島自己的遊歷。由於人物景色寫來歷歷在目,讓我有種未見其人卻偷窺他人日記的羞澀,但仔細再讀,發現這一個又一個作記的人物,都是水裡來火裡去的豪傑,外表雖是三教九流、學者專家雜處,在北島筆下,實則都用他們的真性情在過活。

朋友中有信奉「敢輸才能贏錢」的賭徒,有被視為軟弱的知識青年,但北島也寫他們那個年代,「搞政治是流氓,做生意是強盜」,在政治高壓下,誰也沒有道德優勢;每次見面就是減法,「見一面少一面」的感觸讓我心驚。不過也就在那個艱困高壓的時代,青年好像就有一股叛逆的精神,北島寫「眺望是一種青春的姿態」﹙p.48﹚,寫沒有想像力就是金錢的奴隸,寫道德勇氣是「差得就是這一步,人生如此,命運如此。」﹙p.47﹚,寫最重要的愛情,他引用好友蔡其矯的話:「愛情的存在不是為了使我們幸福,而是為了向我們表明在忍受上我們能有多麼堅強。」

這些壯志豪情到了後來的追憶,激昂的氣概沉澱,成了細細的喟嘆:「當年人窮志不窮,天不怕地不怕。如今兜裡倒有倆錢兒,可走在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上,怎麼總讓人提心吊膽呢?」﹙p.46﹚,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告別,北島寫「看來總得有最後一次,否則人生更輕更賤」﹙p.63﹚,在不斷的飄泊中,北島又寫:「在行走中我們失去了很多,失去的往往又成了財富。」﹙p.141﹚多了一分圓融坦白,人生,有許多不可測,爬得高再往回看,自然有一番不可言的心境。這些讓我想起老王同學會,雖說有些商業氣息,但在現實和夢想間,個人做的選擇如何影響一生,環境的變遷如何擺弄個人,的確有他神祕又吸引人的地方。

Ps.1後來上網找資料才發現,我讀過北島最有名的《回答》一詩,裡頭有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只是忘了出處。

Ps.2從網路截取對於北島的盛讚,作為認識他的開頭
北島的詩歌是「歷史面具上一個人的淚」,是從不放棄的懷疑和徹底的絕望,是「權力破碎的神話」以及對這一神話的不斷超越。正是由北島和《今天》詩歌開始,現當代詩歌的傳統才有了言說的意義和承繼的可能。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07-12/25/content_7308283.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