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末世局的混亂,導致知識分子的沉淪,讓吳敬梓用一枝筆借明朝事來寫,真是字字鏗鏘、句句直指沉痾!

國中時只讀過王冕一篇,不明白不做官有什麼好了不起的,就是人各有志而已吧!但是真正看完整部小說,看遍上百位風流名士的「行蹟」,才明白讀書人在亂世裡可以多麼出盡醜態。常聽人家說「衣食足而後知榮辱」,說明吃飽了才講仁義的人性,儒家卻說「時窮節乃見」,說一個人的真性情不到絕境是不能看清的,而儒林外史裡,卻有更多「雅士」是在窮時守節,一做了官卻馬上變了樣的現實。說起來人心真難斷定,但吳敬梓就專寫些小事情,說明一個人如果要矯俗干名,可以騙得了一時,卻瞞不了一世。

從重八股、輕詩賦開始,吳敬梓寫的文人自畫介線,認為做文章比吟詩詞高明,後來發現,他們文章中的「義理」高下,全套在能否取得功名上,就是一大諷刺了。撇開文章不談,這群讀書人的言談張冠李載,附庸風雅間,卻連基本的史實也引錯,互相高來高去的攀談結交,其實背地裡卻是抄書盜名、賣地捐官,不孝者有之,重娶者有之,詐欺者有之;更可惡的是還有些名士美其名的「情義相挺」,是在掩護彼此的過失,誰有錢有權,誰就是真正的「官老爺」,真正有才學的反而被視為呆子。

讀完後,我也跟著嘆了一大口氣,想起我們這一代的大學生的亂象,和當時又有什麼兩樣呢?拿著學歷文憑,卻不一定能對社會做出真正的貢獻,知識、技能和品格,到底什麼時候能在教育上取得統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