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仰慕阿莫多瓦國際知名導演的名聲,因而買了這本書,薄薄的一本,卻苦於不敢隨身攜身限制級的書出外觀看,因此拖了許久才利用週末的下午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

一陣失望,是看完後的第一個感想,原本期待看到一些電影相關的評論、拍片幕後的靈感,甚或導演對於人生的看法之類的內容,沒想到阿莫多瓦只是派出「佩蒂.狄芙沙」這個角色狠狠地解嘲享樂主義的荒唐和虛無,不僅解謿了他自己的創作過程,把自己的生活搞成像一個中年怪男子的奇思異想和碎碎念,也深深地解嘲了我的購書選擇。在有限的零用錢下選擇這本作者只是賣弄急智,調侃經典,以及描寫現代人茫然的書,在結局後宛如揭開一場騙局,令人感覺非常不快。
不過看到阿莫多瓦的自我解析,因對導演過多的期待而做了錯誤斷這件事,比這本書的內容給了我更多啟示。我們常期待可以看到明星背後的特質,或是他們爆發的潛力,卻忘了其實我們崇拜別名人大部分的原因,是自己想像的構築。
如同佩蒂這個角色的自述:「其實,我的粉絲們對我的瘋狂迷戀,常常讓我驚心動魄。那是一種虐待。他們密謀各種行為,而且一廂情願地把妳想成他們喜歡的樣子;即使我非常完美,但我畢竟也只是個人嘛!最讓我驚愕不已的是,許多人自作主張地把我和他們的人生扯在一起,而我卻毫不知情!」﹙頁76﹚

阿莫多瓦在書裡,描寫一個女性的放蕩生涯和庸俗的看法,在限制級又色情的內容包裏下,其實隱含對現實一個很大諷刺,不管是對現實生活太認真,或太看輕的一群人,對於這本書應該是會唾棄到了極點,但對於一心想追求「上流社會」生活的人來說,本書又提供一條很怪異的捷徑,對於西方文化圈來說,賣弄所有自己認識的作家和導演、演員,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另外阿莫多瓦也在多篇文章中分析自己的電影,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特色,就是「透明」,不管是關於情色還是自我的投射,他讓每個演員的情緒都是百分之百誠實的顯現,如《慾望法則》、《鬥牛士》、《我造了什麼孽》…等,同時對於電影的取景,阿莫多瓦顯然對於自己居住的「馬德里」這個城市有著特別的偏好,關於它的美好與破敗,阿莫多瓦於電影中有多所著墨。

以下是書裡一些奇怪句子的摘錄
91時間是我生命中的一齣悲劇
101當狂歡作樂成為時尚的時候,更不好玩。所謂的榮耀逼著你一章接著一章不斷重複自己。
102當我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時,我實在很瞧不起自己。
103當玩樂變成一種文化表徵時,玩樂已經不再是玩樂。
106這個時代的標準形象就是一直忙個不停
130分辨真心相愛和逢場作戲徵兆就是,當女人回想起那段往日情的痛苦時刻時,如果是真心相愛的話,也會懷念特別多,如果是逢場作戲呢,她會慶幸解脫了。
276人「不應該在意別人的看法,但要學會自我解嘲」

一些奇異的觀點
1、現今流行趨勢:Dirty chic, Trash, Second Hand

2、以前的人喜歡講反話,因為他們認為透過十字架,能讓真相自然呈顯

3、「沒有愛情就沒有救贖」vs「愛情沒有救贖」的兩種極端看法

4、郝思嘉只是個女性獨立和強悍的象徵,白瑞德最後和她沒有好結果,是因為沒有人可以跟象徵結婚

5、九○年代的特尚潮流只有兩種,一是室內裝潢,一是設計;不完全成了主流,當然是指心靈的不完美,因為整型風潮仍如火如荼的展開,這裡的不完全同時也指人們不是「容忍他人,苛求自己」就是完全相反。阿莫多瓦也認為在九○年代的女生,身高會提高,但直覺會降低。有野心和企圖的男生依然很容易成功,但是受矚目的永遠是邊緣人。

6、阿莫多瓦把自己的成功歸給無聊的人和不了解他的人,對於別人不了解他,他並不會感到挫折,因為「我自己也不了解他們呀!」

7、〈好的開始〉是一篇極短篇,還滿顫慄的
8、〈達達主義的誕生〉是一篇賣弄雙關語的無厘頭小故事,玩拆字遊戲。
9、在〈大導演的忠告〉一篇裡,他勸所有人要接近大城市,培養才華,要退出流行,但要創造經典。

綜觀以上,可以發現從事文藝創作的人,真的會有很多悖於現實和道德的創意,這樣的「創作」如果沒有經過整理會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