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錯,在某個時刻,世上有許多人正同時接受同樣的指示:「依循你的夢想,改變你的生活,走上引領你接近上帝的道路,展現你的奇蹟。治病、預言,傾聽守護天使的話語、改變自己;成為戰士,在全力奮戰時保持喜樂,勇於冒險。」
~~~~~~截取自p.174,本書中最勵志的話語

一樣是看了第二遍的書籍,因為我把六年前看的內容通通忘光了,雖然我的記憶力不好,但也很少有一本書看完後是毫無概念的,這本是就是案例之一。

重新閱讀後,我開始寬慰自己,原來是調性不同,研究領域也天差地遠,難怪內容一點也無法吸收。面對自己不喜歡的書,就算作者保羅.科賀是拉丁美洲的著名作家,號稱閱讀人口僅次於馬奎斯的事實﹙英國《經濟學人週刊》﹚,也無法改變這個看法。
故事內容是女主角派拉與自己童年伙伴﹙男主角無名,似乎象徵某一典型﹚的相遇過程,派拉和自己的童年好友早有曖昧情感,卻在求學時期分隔兩地,直到有一次好友邀請她來聽他佈道,故事因而展開。在充滿神學思想的內文中,可見的是兩人在宗教信仰與現世愛情的掙扎,並探尋兩者並存的可能。

「主導生命」的意識在這裡有一番闡述。不只是信仰和慾望之間的衝突,還有自我的雙面衝突,派拉在爭取所愛及回復生活正軌間抉擇時,就一直提到「另一個自己」,一方面熱情,一方面又憂懼失敗,患得患失間玩起愛情「你追我跑」的心理戰,其實說穿了就是「想太多」,體認「一個分裂的人也將無法嚴肅地面對生命。」﹙p.120﹚所以最後派拉才需要在河邊看書作畫一段日子,好沉澱短時間的心理變化吧。

另一個本書強調的重點,就是「聖母」的存在,即神的女性面。不同於以往強調基督的寬容和受苦,書中以多次神蹟的顯現,以及男主角所承繼的治癒能力來彰顯聖母的偉大,以及她所受到的更多誤解。另一個俗世場景的映襯,是派拉在接受好友的告白時,請他在餐廳打破玻璃杯,意即接受「某種失控」,是自己行為的結果,此舉象徵性很強,打破書中一直以來給男主角營造的規律形象。

﹙有點迷信的描述,在於男主角對「水」的崇拜,除了子宮羊水孕育生命,還舉了易經中說可移城不能移井的話,令人費解﹚
最後結局頗令人玩味,派拉對好友讓聖母收回能力頗感自責,因而拒絕這段感情,跑到最寒冷的琵卓河畔,企圖丟下苦痛以成石,直到男主角說聖母可能給救他另一個機會,契機才再現。究竟神力重要、愛情重要、還是夢想重要?以何種方式執行重要,還是看透命運和擲骰子的迷局重要?這本小說都丟出了很多問題,並企圖以「愛+忍受=得救」的公式又及呼告「夢想意味的是,行動」﹙p.234﹚作結,但事實上,建築在玄虛的思想間,實用及實證性仍薄弱得很。

P.16以天國的興起,興盛、衰落與重生,祢教我們明白,種子與果的循環真理。
p.37在真實生活裡,愛必須是可能實現的;即使並沒有立即回應。不過,當你認為自己有希望贏得你所愛的人時,愛才可能存活。
p.79女性的面貌是上帝諸多面貌之一。
p.107信仰只是一粒小沙,但正是這粒沙,讓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移山。
三位一體—聖靈、聖母、聖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duck 的頭像
    greenduck

    好人一生平安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