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大小吳哥窟的重點建築之前,其實還看了大大小小的廟宇,每一座都很有自己的特色。但在走訪約莫第五間或第六間後,開始對濃縮過後的歷史故事感到混亂,然後如大雜繪般流竄於腦海中,分不清這到底是以壁雕聞名還是結構精巧。直到有整理照片的機會,才意識到,原來自己曾於每一塊聳立千年的巨石相遇,其實是多麼奇妙的緣分。
〈巴肯山之前,手腳並用〉
巴肯山,一個以夕照聞名,實際上讓我體驗恐懼的地方。
我有懼高症,這是從以前就知道的事,為了讓自己好過,基本上我不會去挑戰自己的底限,但一次野外探索的校外活動中,被學生和同事逼著走上繩索,我才明白站上高點的視野,遠比想像的不同,這也是我出國旅行的原因之一。所以看到那麼狹窄陡峭的階梯﹙據說有85°﹚,硬著頭皮還是爬了上去,從此開啟一長串尋找制高點的活動。
巴肯山上的巴肯寺,是祭祠溼婆的印度教廟宇,108在教中是個重要數字,山上的108座寶塔及代表宇宙次序的總和。最高的五座寶塔同樣象徵著須彌山山峰。每層左右都有石獅守護。廟雖殘敗了,但卻是吳哥時期的基礎格局,以這裡為起點,有「第一次吳哥」之稱。
〈到達巴肯山以後,因為陰雨綿綿,其實視野不如預期,看到什麼變得不再重要,完成了什麼比較重要〉 〈山上的一座神廟,只是原本以為會出現的啟示意義並沒有出現〉
班蒂喀黛,浴後的休息室。座落於原先的皇家浴池旁,因為不是很重要的廟宇,因此少人修復,也顯得較靜謐,旅遊書上是這麼寫的。但一個又一個的窗檻,卻是相片中現成的畫框,成了遊客即興創作的現場。
〈雖說殘敗,但是後門還是有一個巨大的臉孔雕像,安祥看著近世紀以來的遊客〉 〈這一排窗檻,使得班蒂喀黛有小塔普倫之稱〉
〈被分解的仙女壁像,芸芸眾生對美總是嚮往,仙女在牆上作如是觀〉 〈被冷漠的一角,反而有著難得的靜謐之感,法國攝影家Emile Gsell在1866年重新發現這裡時,應該是這樣的氛圍〉
荳寇寺—特別的閃耀
來到荳寇寺時間已近中午,陽光已到毒辣,迫使眼睛睜不開的地步。但相對的,荳寇寺紅磚的顏色此時變得相當耀眼,尤其中間精細的保護神,一時見到真的有被震懾之感。在相對狹小的空間裡,傳說的護佑顯得宏大。
〈少有的紅磚建材,使建築流露特別的美感〉 〈唯一的磚雕,浮雕主體是毗溼奴神,四隻手臂是四面八方保護平安,一旁有可帶來「美麗」和「幸運」的天女,可惜人潮過於洶湧,無緣拍攝。
〈古建築外的茅草屋,清爽的感覺,也同時吸引我的注意力〉 〈地上留有紅色砂土,別有氣氛〉
在這個景點的筆記上,還記錄了導遊小歐說的一個故事。傳說天上人間和地獄原本都由阿修羅管理,最後神化身成小可憐向阿修羅乞討,說只要管三步之內的範圍就好。在阿修羅答應後,世界開始翻盤,小可憐頓時變得巨大,第一步踏了天,第二步留人一步,第三步還留給阿修羅,成了三強頂立,真的超有戲劇性。頗有民間機智故事的精華及警示意味。
變身塔﹙比粒寺﹚,傳說可以看見千年之腳的地方。
導遊在講變身塔時,語調明顯的想壓低,強調這是處理後事的地方。柬埔寨也是信仰印度教的地方,因此輪迴的觀念頗深,包括這裡神山塔林的建築中,奇異的多了幾個面向西方的門﹙有些如東美蓬寺的門是實心的,是給神走的意思﹚。在吳哥歷代國王的名字都會加入varman一字,是保護者的意思,有君權神授的觀念在裡頭,很像中國的「天子」一說。變身塔的平台是停棺用,矩形井穴則是火化用,可惜為了對面的紀念品攤販,拍完石腳我就走了,少看了儀式場地,卻被門口的一輛腳踏車引起興趣。
〈到達變身塔有難得好天氣,開始對高這事習慣起來〉 〈對爬不完的階梯開始處之泰然〉
〈這幾輛腳踏車對我來說,反而把特殊的窗戶雕刻轉變成學院之類的風格〉
〈對外頭的人來說,很難猜測裡頭的風景多麼玄妙〉
塔凱歐,像是一座未完成的積木建築。整體看來很有積木堆疊的味道。一樣有陡峭的階梯,和巴肯山的難度差不多,但排在其後也只能逆來順受。簡介上說這座廟是大型的寺廟山,也是第一座完全用砂岩所蓋。未完成的原因則有二說,一是被雷擊而被視為不祥,二為石頭過於堅硬,不便雕刻。但其未完成的樣態,反而讓學者了解,原來他們不是先雕刻才把石頭搬上去,而是整個主體堆好,才開始雕刻。
〈塔凱歐全貌〉 〈少了雕刻,看起來很生硬的局部〉
〈同樣充滿挑戰性的階梯,舉起相機時手在發抖〉 〈我覺得很像變型金鋼的身體〉
〈下來時,才明白自己完成了什麼〉 〈一排能讓人發思古之幽情的廊道〉
吳哥的建築,多不勝數,走到這裡,都還不是重點,卻如八仙過海般更顯特色的次要建築,在每一次造訪初遇的過程裡,我開始明白,原來偉大不是說說就可以造就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