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引用自:anobi
第01篇.隱逝於福爾摩莎山林-澳洲父找阿里山林的兒魯本,江蕙風中的願望
第02篇.成為珠峰的一部分-張瑞恭的墮落與拾方方登頂,談登山界成王敗寇
第03篇.托泰布典的願望-日鹿野忠雄的原民嚮導,荖溪山
第04篇.首登玉山的日本女性-森丑之助與森富美的登山歷史,彰女1924年
第05篇.雲豹還在嗎?-姜博仁資工跨生態,大鬼湖與大武山區的犧牲調查
第06篇.最後的撒哈拉-三毛所見的蒼蒼蘆葦,敦煌與關渡
第07篇.夜鷹的大地—年輕觀察者的熱情-巍蕯,大肚溪口的記錄
第08篇.向老鷹學習-鳥人沈振中與柯內爾的唯心自然教學裸體生命情境
第09篇.戈壁來的呼喚—李希霍芬與彭加木
第10篇.颱風的子民-王志明-李維史陀《憂鬱的熱帶》-失去土地信仰-面對重生
第11篇.伸港來的阿嬤-伸港到台中漁港的蚵仔
第12篇.荖濃溪上游的小村-布農族高中部落-桃源-英湯姆生-寶來是漢最後一站
189-190活著的唯一可能,似乎就是等待遷移,或者消失。-塔羅流溪
第13篇.冬天的怪婆婆—平等里山中對登山客的態度
第14篇.新中橫的綠色家屋-老五民宿
第15篇.家山-炮子崙蔡家三合院,林家梯田,茶山古道
劉克襄老師的第n本著作,多產的他已經讓我數不清這是第幾本作品,而關於他在自然中的旅行,想要尋找的意義依然未完整,不管找自己的價值、或生命的價值?在許多真實的互動以及跨越時空的臆想中,我看見一個一個生態觀察者和文本作者的心裡,仍有繞不熄的熱誠,在走訪調查中,循路完整「前人」的旅程。而自己的,卻仍在拼湊答案中…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