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null

薄薄的一本書,卻是字字傳達參加過流浪歷程的心路歷程。說來也諷刺,最近剛接工作心生無力感的我,看到以往會熱血沸騰的旅行文學,竟漸漸冷了下來。異國風光談得不多,主要還是著墨在心境。

想起之前看到英文單字因應人的一生而有life span和health span的差別,提醒了我不只壽命有期限,連健康也有,活得長如果不能自在行動,實在也是醫學發達的紀念品而已。所以看著書名「趁著年輕去流浪」,還有周遭親友包括自己在黃金時期為工作生計的衝撞,實在令人感慨。

書中寫的,會想去旅行不是為逃避,參加雲門流浪者計畫的人,都是有目的的學習,而獨自出發的過程,也是為了更認識自己,接受混雜的一切,還有身為一個人存在的意義,是為了「生」,而不是「死」。但在現實世界,受苦和折磨,所有放棄的一切才是被放大考慮的焦點。一直都是,原來大家害怕的都一樣,所以真的下定決心去闖的還是在少數,做為不確定性極高的支身異地嘗試,年輕是唯一的籌碼。英文對這類人還有另一種詞叫「seachanger」,真能如此,也是一番私人的大事業了,長途的獨白對時間和生活重新下定義,而不是日常生活或旅行團的過一天算一天走馬看花,這當中的區別,以及真正心領神會「自由自在」,都是需要實證經驗的判斷。

一直未能真正到達遠方的我,獨自在山中的小房間裡,咀嚼其中一位流浪者所提「走路的感受與沉澱」,這個方式就算是在平常也可以試驗的,脫下鞋來感受大地和自己的脈動,尤其當週遭沒有人的時候,會有一番奇妙的感受。或許環境正給了我另一種漂流的機會,我這樣想著。還有書中的吳欣澤的一段話,很適合做為我的小結和座右銘:「從生活中,找到能量。作品就是日記,作品有沒有能量,就看平常做的事有沒有能量。」p.7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