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在有一定車流量的路旁造景受眾是誰,也或許就是腹地太廣,所以種滿波斯菊來顯得不那麼荒涼。沒有任何蔽蔭的地方,而且已經有民眾掛了口罩在上面,怎麼看都有種暴發戶的牽強。但還是得肯定,至少有人願意在泥土上種花了。
不確定在有一定車流量的路旁造景受眾是誰,也或許就是腹地太廣,所以種滿波斯菊來顯得不那麼荒涼。沒有任何蔽蔭的地方,而且已經有民眾掛了口罩在上面,怎麼看都有種暴發戶的牽強。但還是得肯定,至少有人願意在泥土上種花了。
其實認真逛也只要三分鐘的小小一棟日式房式,卻被列在集章本上,服務人員甚至不知道是哪一個章…在這麼狹小的空間還讓志工追著介紹,大概了解了多元文化和移工的主題,還了繪本和人權鬥士的簡介在窗戶上。
一個我很陌生的小鎮,因為有觀光園區和返鄉青年注入活力的小店,才讓演算法帶到我面前而有機會認識。土庫就在虎尾旁,光環對外縣市的人來說削弱不少。意外的它地理位置在雲林縣正中央,就像彰化的溪湖被鄰近的員林吸走光芒一樣,不特別提起很容易被忽略。百年前也曾為雲林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和樞紐,地名的由來有一說為早年老街低窪,天晴塵土飛揚,落雨則遍地泥濘,使得來往的行人衣褲塗滿黃泥,因而被稱作「塗褲庄」。還滿有趣的。
很吉祥的社區名稱,在翠綠的農田裡貼滿了紅色的福字,還有擺滿象徵豐收的稻穗,以及滿桌食物的陶燒,花花綠綠的喜慶背景,蟬鳴為背景音的靜謐鄉村,整體視覺卻相當熱鬧。不確定是不是我這個年紀應該感興趣的主題,就是因為地緣關係而繞了一圈。
身為彰化人,有這麼一座用心經營的植物寶庫,不得不感到驕傲,不同於其他擺飾,植物還是一處處生命力的展現,看著各種不同姿態的綻放或昂揚,花色各異其趣又相得益彰,像極了一個個爆發的小宇宙。
真的走過一次流程後,才知道「熱鬧一下」需要付出的代價有多高,每個人標準不同,要看規模,要端出足以參觀展覽,和可以有商業利益的東西,每一步籌備都是需要長遠的規畫準備的。現在對於那些走馬看花的細節愈是明白,每一張海報,每一項物品的擺放和工具的聯絡…都是需要時間和創意去執行,以前的怕麻煩原來對於承辦人來說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本來只是想踩點一下,看過網美的介紹,知道園區並不大,但像是宮崎駿的布景氛圍,還有大片草地的清新感,還是吸引我用午休時間交換。不說別的,好停車,沒有誇張人潮,還有愛樂人士吹奏薩克斯風,這對一個每天加班的上班族來說,就構成美好週末的條件了。
連日的陰雨綿綿和上寒流,已經讓人厭世,偏偏又加上工作進度的卡關,許多的懸而未決在這個連假,終於有看到一點曙光的感覺。有陽光,天氣晴朗人平安,可以偷個空檔看小朋友自在溜滑梯,消耗精力後安穩睡去,關於生活的藍圖,已經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