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鹿港囝仔辦的「今秋藝術節-洛津那夢」,看活動內容和文宣真的是遍地開花,講座、街區導覽和在地食材辦桌,燙金字體有舊時代繁華的複刻氛圍,但現實骨感也很重,看的不是繁華,而是樸實常民生活,而當中有多少力道,真的見仁見智。

一到王功小巷裡,平房裡夾雜童年雜貨店,賣酒賣糖賣泡麵,米店外的門板斑駁,若沒有三三兩兩坐在塑膠椅上閒聊的村民,會以為自己來到手遊槍戰的集合地,知名蚵嗲已賣完收攤,下班時間整條街上都是閒聊的村民,問了是否有展覽,阿嬤馬上指了一個小單間,說裡面很漂亮。一進門逼仄的空間,回憶頓時湧上,那木板夾層和窗戶的位置,實在太像奶奶家祖厝,而那個年代只要一個桌子一臺裁縫機,就是一份重要的收入來源了。器物製造的年代感很強。

Fb上的宣傳是說,這裡之前都是五分埔批貨,再帶回鄉鎮買賣,所以想營造小五分埔的「返鄉理由」展覽。繞了很多個圈圈講展覽的理由,但是看不出跟今秋藝術節很直接的關係。大致上得到的脈絡是,跟在地有關的,跟藝術美感有關的,就可自成一格的展覽。不過要做開枝散葉般的宣傳,這故事的主題概念實在有點薄弱,就我本身的認知花了不少時間理解開展的理由。

無論如何,要活絡小地方並得到在地居民的支持,我想都是好事,就當鄰居有喜事,我也參與了其中一小段記憶。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