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是一個長長的旅途,每次看到有人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心裡總是一陣羨慕,禇士瑩就是其中的代表。原本就讀臺大政治系的他,在畢業後選擇留學,「暫時」休學時期,幾乎走遍世界各大洲,熱門的、冷僻的,甚至近年盛行的黑暗旅行,跑到充滿災難的部落去看世界的不公平,還有世界公益活動的推廣等等,這些都是他的選擇,很精彩。
而在這麼一個精彩人生的背後,不斷停停走走的他,思考佔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好人一生平安》就是他在短暫的休養期所思所得,回想自己的童年和當兵,並以「好人」這個稀有動物為基調,稍稍闡述自己在旅行中實踐的人生觀,很愛面子但是不必勉強自己;可以很勇敢的嚐試新鮮事物,但也念舊,舉凡書中所提到的嗶嗶糖和芝蘭口香糖、塑膠袋包的梅子冰、跳跳糖、年紀大的人不喜歡的烤蕃薯和蕃薯,也都是我小時逛雜貨店的記憶。最令人驚訝的,還是書末由禇士瑩創作的短篇小說,關於先一代的台灣女人的生命經驗,我以為洋派的他,對於「復古」和「鄉土」的描寫,實在是出乎意料的精粹。
關於男生最喜歡談論的當兵經驗,因為家中有個現在進行式的弟弟,我非常能理解他們「受虐」之後,或者正確來說,以為自己熬過一個重要事件的驕傲的心情,看著長官的口令、演習,無聊的動作訓練,在炎熱的夏天,是很難發酵的一種記憶。
由以上這些文章構成的小書,是我在花蓮的二手書店購得,聽說禇士瑩的書賣完就算了,不會有再版的打算。而我,能在晃盪中聽聽晃盪大師的心得,實在是很幸運。每段路途都是經驗中的一部分,很獨特、個別且不再現,再怎麼懷念思慮,過完當時的一秒就沒了,剩下的記憶會慢慢變質,但留在整個當下的氛圍卻是很微妙的存在,要捕捉得起來,人生,就值得了。
褚士瑩談我們的上一代人
p.89那些都是自從光復以來,生命才逐漸變成可以期待,才有資格理所當然活下來的人的故事,他們在平凡無奇的人群當中,規律地進行半個世紀;他們親自雙手捧起自己的生命,勇敢地任憑特代取用;他們大多忘了屬於自己的故事,卻不自覺已經共同匯聚成一個並不平凡的台灣經驗。
p.90至於新時代的滾輪要行向何方,他們只會一如當年安靜的凝視,並且不發一語。
褚士瑩談生命的線
P.109我笑了,覺得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骰子出手,非大即小、非小即大,無非如此這般。
p.187至於我們這些所謂的「高級」知識分子,則總在離線很靠近的地方張望徘徊,希望藉著各種理論的訓練,釐清許多自我本質的問題,並且在反覆鑽研典藉中尋找啟示。
關於預測,我覺得褚士瑩說錯的地方,我們現在的確很豐裕,但不談論現象,而是拼命覺得錢不夠用,對比「永遠少一件」的台灣人特質,很好笑
p.136豐裕﹙sustainability﹚--環境研究學家大衛.歐爾鐘愛的詞—要不了多久,它就會如生態、和平、女性主義同樣神聖不可侵犯地流行在每一本書和一場場鄭重其事的學術研討會上,人們將熱烈討論、爭執、吃喝、說謊,卻仍莫衷一是,未能窺其全豹,就像分隔歐亞的博斯普魯斯海峽脆弱,連橋墩、釣魚人、海鮮小吃店、乞丐、泡菜小販都可以同時站在她的臍眼上,以至於天真的外國觀光客,找尋不到西元六百五十七年的小小漁村,而在長年的幻想中迷了路,病症主訴豐裕。
- May 09 Sat 2009 17:31
好人一生平安—途中暫停散記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