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12.14

在黑白的四合院大門前,我彷彿看見一個穿著棉襖、綁著辮子的小女孩英子,走過她愚騃又神聖的童年。最近看完詹宏志的《人生一瞬》,裡頭有對自己童年的追憶,同時他也質疑自己記憶的真實性,齊邦媛在本書的序中也提及,其實童年是最難記述的,因為要符合那個童真的思想和語氣,記事的高度有限,同時又要貼近現實,這實在是有難度的。但林海音筆下的英子和宋媽,用純樸的北京腔、客家話,夾雜媽媽的閩南音對話,活潑了當時繁華漸落的京華之南,於苦澀之中夾雜熱鬧的人物形象,生活,就是這麼過下去的。

這是一本小書,以〈冬陽.童年.駱駝隊〉始,長長的隊伍配合緩慢沉穩的鈴聲,年復一年的往返,但童年卻不再回,於是作者決定寫下這童年的所見所聞。我曾經見過一位資深的作文老師以這篇文章引導,請國中生寫下自己的童年,在景物的刻畫上頗具其功,因為對這列駱駝印象極深。重讀舊事,費時不長,可是高中時體會不到的小孩子心性,卻在這時有了鮮明的理解。
在眾多篇章裡,很多人事的幽微隱晦的情感,社會的現實無奈,大人以為小孩不懂不必管的,在英子眼裡都成了事,她身處其中,也參與了變化,如同〈張望者〉一文,很多我們經歷過的畫面,以為可以冷眼旁觀的一切,到最後會變成其中一員,接著讓世界旁觀我們。

縱使是小英子,也知道「惠安館」裡的瘋子,不是屬於「飛安館」或「灰安館」,敏感於心性的她,知道等待秀貞三嬸等待的是未曾謀面的小桂子,心裡還掛念遠方的思康三叔,這事和她的好朋友妞兒被毒打的事,有了奇異的連結。其中牽扯的家暴、私奔、背棄、情緒的崩潰…等複雜關係,全在「家醜不能外揚」的原則下蒙於小孩眼耳之外,謠言卻起於心中,英子在幫助秀貞與妞兒走出新生活後,生了一場大病,這個安排,撲朔迷離卻也是最好的交待,雖然在眾人耳裡又是一場荒唐至極的戲碼,至少他們三人都完成了自己的願望。

〈我們看海去〉更是一小人物心酸的至誠之作。何以要去當偷兒?小偷難道就沒有自己的心事,扣緊當時的社會,在收破銅爛鐵的叔叔與英子對話的當兒,我們看見了再底層的人,都有對自己的期待,和對生活的希望。〈看海去〉只是一個小學課文,金色太陽起於藍色大海,顏色可分明,但是非呢?英子的豪壯之語更映襯出普世原則在艱難社會下的難堪,而這點,卻是由一個小女子提出的。

〈蘭姨娘〉寫男女情事,在所謂的世家大族的借宿裡,似乎常有一點暖昧的痕跡,原以為小孩子不懂的事,卻也讓她從中促成一段姻緣,只為了不讓懷孕的媽媽受苦,哭看似沒來由,暗藏的隱情才令人又好氣又好笑。
〈驢打滾兒〉是一種小吃,黃米麵裏緣豆粉,活似驢屁股後面的髒東西,雖是一種極有趣味的吃味,寫的卻是宋媽無緣將食物送到親生孩子眼前的悲哀。養著別人家的孩子疼,一年卻見不得被送走的孩子,這事於現實是辛酸至極的,可是在英子悲憫的眼裡,那樣的關照卻把「親生養」的希望提高了一點,多了一點光明。

〈爸爸的花兒落了〉在國小文有選課,極為感人,成長有時不是來得那麼早發,又帶有明顯印記的,但是夾竹桃落了的意象極為鮮明,身為長女,不該懂的,不想懂的,也該明瞭了。「硬闖,就會過了」,爸爸留下這麼一句話,讓女兒堅強的過下去,這是上一代的期許,也是下一代的原則。而那個賞罰分明又待人厚道的爸爸,嚴肅又正義的形象,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duck 的頭像
    greenduck

    好人一生平安

    greendu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